罗彦长
姓名:罗彦长
出生年月、学历及职称、职务:
1967年2月生。博士,研究员。
个人学习及工作经历:
1984-1988年原安徽农学院皖北分院,农学专业,学士学位;
1988至今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工作,2006年起聘为研究员。
其中,
1993年至1996年,华中农业大学,作物遗传育种专业,硕士学位;
2003年至2006年,华中农业大学,作物遗传育种专业,博士学位;
2008年至2009年,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院,高级访问学者;
2009年至2013年,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院,研究人员(Research officer);
2014年至2020年,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院,高级研究人员(Senior Research officer)。
研究领域及方向:
杂交水稻育种、分子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。
学术成就:
承担国际合作项目、国家“863”计划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农业部、安徽省攻关课题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。
在两系杂交稻方面,育成或参与育成10余个水稻不育系和10余个杂交水稻新组合或品种,通过国家或安徽省鉴定/审定,累计种植100万公顷左右。获水稻新品种保护权多项,发明专利1项。获安徽省科技奖一、二等奖各1项。享受省政府津贴。
在分子育种方面,在国内较早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,育成聚合多达7个抗性基因近等基因导入系5套(泰国香米KDML105、9311、恢复系皖恢421、温敏不育系1892S和广占63S), 这些品系或其杂交稻具有集高产、优质、抗白叶枯病、抗稻瘟病、耐淹抗旱及抗虫于一身,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。
在分子生物学方面,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定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cm等重要的水稻基因,利用基因编缉技术敲除水稻逆转座子Tos17等重要的水稻基因。
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。其中以第1作者在《Rice》、《Molecular
breeding》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。主持编制1项安徽省地方标准。
固定电话:0551-62160454
联系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,230031
电子信箱:Luoyc08@aliyun.com
本人照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