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科学研究 > 科研服务

当前旱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建议

发布日期:2023-03-17    来源: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 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   阅读:

226日至316日,我省沿江江南、江淮等地以晴好天气为主,部分地区0-20 cm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75%左右,较上期下降7%,有一定程度的旱情发生。预计3月下旬至5月下旬,降雨量较常年总体偏少2-4成,旱情有可能持续发生。为降低气象灾害风险,综合分析当前水稻生产形势,提出相关技术建议。

一、水稻生产形势分析

从水稻播期看,3月中旬到4月初是再生稻和早稻育秧期,4月中下旬早稻和再生稻移栽;同时,山区的中稻开始育秧;5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,中稻、单季晚稻进入育秧移栽和直播混合模式,此时需水量极大,如果水源不足,就会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和苗情。

当前,江河湖泊的水位都较低,当家塘、沟渠和小水库几乎没有存水,尽管育秧需水量不大,当前旱情对早稻和再生稻育秧影响不大,随着时间的推移,旱情对于水稻播栽的影响越来越大。

如果4月中旬至5月上旬塘、库里仍然没有水,则影响早稻和再生稻的栽插,除了沿江、沿湖地区可以抽水栽秧外,丘陵地区面临无水栽秧;如果5月中、下旬塘、库里仍然没有水,则影响中稻、单季晚稻育秧和直播;如果旱情继续,对全年农作物生产影响更大。

二、相关建议

一要千方百计组织水源,在塘、库里储存一定量的水源;二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适时组织人工降雨;三要节约用水,引导农民应用节水措施,如适当扩大需水量稍小的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,鼓励在水源较缺乏的地区种植旱稻等;四是组织抗旱机械设备,做好抗大旱、抗久旱的准备;五是科学调度水资源,在确保人畜用水的前提下,尽量保证农业用水需要。

 

20233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