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省水稻提单产科学施肥技术建议
安徽省水稻生态类型多样,双季早稻、双季晚稻、单季中籼和中粳并存,实行分类科学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单产的关键。为做好水稻科学合理施肥,实现节本增产增效,现提出水稻施肥技术建议。
一、 施肥原则
1.适当降低氮肥、磷肥用量,增加氮肥穗肥比例。
2.基肥深施,追肥“以水带氮”。
3.磷肥优先选择钙镁磷肥,钾肥选择氯化钾。
4.增施有机肥料,提倡秸秆还田。
5.配合施用锌肥、镁肥与硅肥。
6.鼓励采用侧深施肥技术,实现插秧施肥一体化,推荐应用缓释配方肥一次性施肥技术。
二、 施肥建议
1.双季早稻
(1)产量水平450kg/亩以下,氮肥(N)用量7-9kg/亩;产量水平450-550kg/亩,氮肥(N)用量8-10kg/亩;产量水平550kg/亩以上,氮肥(N)用量10-12kg/亩。磷肥(P2O5)6-7kg/亩,钾肥(K2O)4-6kg/亩。
(2)氮肥基肥占50%-60%,分蘖肥占20%-25%,穗肥占20%-25%;磷钾肥全部作基肥;在缺锌地区,适量施用锌肥(硫酸锌)1kg/亩;适当基施含镁、含硅肥料;有机肥全部基施。
(3)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,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;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,钾肥用量可减少30%左右。
(4)如果施用有机肥,推荐施用商品有机质(符合NY/T 525质量要求),用量100-150kg/亩。
2双季晚稻
(1)产量水平500kg/亩以下,氮肥(N)10-12kg/亩;产量水平500-600kg/亩,氮肥(N)11-13kg/亩;产量水平600kg/亩以上,氮肥(N)12-14kg/亩。磷肥(P2O5)3-4kg/亩,钾肥(K2O)6-8kg/亩,硫酸锌1-2kg/亩。
(2)氮肥总量的50%-60%作基肥,20%-30%作分蘖肥,10%-20%作穗肥;磷肥全部作基肥;钾肥的60%-70%作为基肥,30%-40%作为穗肥。
3.一季籼稻
(1)产量水平600kg/亩以下,氮肥(N)用量9-11kg/亩;产量水平600-700kg/亩,氮肥(N)用量11-13kg/亩;产量水平700kg/亩以上,氮肥(N)用量12-14kg/亩。磷肥(P2O5)4-6kg/亩,钾肥(K2O)6-8kg/亩。
(2)氮肥基肥占40%-50%,分蘖肥占20%-30%,穗肥占20%-30%;磷肥全部作基肥;钾肥基肥占50%-60%,穗肥占40%-50%;在缺锌地区,适量施用锌肥(硫酸锌)1kg/亩;适当基施含镁、含硅肥料;有机肥全部基施。
(3)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,氮肥用量可减少20%左右;采用机械侧深施肥的田块,氮肥用量可减少10%-20%,施用缓释配方肥的田块氮肥用量可减少10%。
(4)如果施用有机肥,推荐施用商品有机质(符合NY/T 525质量要求),用量100-150kg/亩。
4.一季粳稻
(1)产量水平600kg/亩以下,氮肥(N)用量12-14kg/亩;产量水平600-700kg/亩,氮肥(N)用量14-16kg/亩;产量水平700kg/亩以上,氮肥(N)用量16-18kg/亩。磷肥(P2O5)4-6kg/亩,钾肥(K2O)8-10kg/亩。
(2)氮肥基肥占40%-50%,分蘖肥占20%-30%,穗肥占20%-30%;磷肥全部作基肥;钾肥基肥占50%-60%,穗肥占40%-50%;缺锌地区,适量施用锌肥(硫酸锌)1kg/亩;适当基施含镁、含硅肥料;有机肥全部基施。
(3)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,氮肥用量可减少20%左右;采用机插秧侧深施肥的田块,氮肥用量可减少10%-20%,施用缓释配方肥的田块氮肥用量可减少10%。
(4)如果施用有机肥,推荐施用商品有机质(符合NY/T 525质量要求),用量100-150kg/亩。
(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孙义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