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产业体系

安徽省水稻主产区施肥建议

发布日期:2024-04-11   作者: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 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   来源:水稻所    阅读:

科学施肥技术是保障水稻高产、降低种植成本、提高资源效率、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。科学施肥应综合考虑水稻品种、土壤条件及肥料特性。现提出相关施肥技术建议如下。

一、沿淮及江淮之间稻区

1.存在问题

部分区域土壤锌和硅元素缺乏;有机肥施用少;氮肥用量偏高,前期氮肥用量过大,追肥次数少。

2.施肥原则

1)增施有机肥料,有机无机相结合,提倡秸秆还田。

2)降低氮肥总用量,适当减少基蘖肥的施用量,增加穗肥施用量。

3)基肥浅水深施,穗肥结合烤田复水以水带氮

4)高产水稻可考虑部分钾肥后移,注意锌和硅的施用。

3.施肥建议

1)在亩产550-650kg的情况下,粳稻氮肥(N)用量控制在15-17 kg/亩,籼稻氮肥(N)用量控制在12-14kg/亩;磷肥(P2O53-5kg/亩;钾肥(K2O6-8kg/亩。其他产量水平适当增减肥料用量。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kg;适当基施硅肥。

2)氮肥基肥占45%-50%,蘖肥20%-25%,穗肥25%-30%;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;钾肥分基肥(70%)和穗肥(30%)两次施用。

3)有条件的地区,施用商品有机肥80-100kg,施用有机肥的田块,化肥总量减少10%-20%左右。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,基施氮肥可减少20%左右。

二、沿江及江南稻区

1.存在问题

部分区域土壤酸化,冷浸田面积较大,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低,锌和硅元素缺乏;有机肥施用少;氮肥用量偏高,前期氮肥用量过大,追肥次数少。

2.施肥原则

1)增施有机肥料,有机无机相结合,提倡秸秆还田。

2)增施钙镁肥。

3)磷肥优先选择钙镁磷肥。

4)降低氮肥总用量,适当减少基蘖肥的施用量,增加穗肥施用量。

5)高产水稻可考虑部分钾肥后移,注意锌和硅的施用。

3.施肥建议

1)在亩产<550 kg的情况下,粳稻氮肥(N)用量控制在13-15kg/亩,籼稻氮肥(N)用量控制在10-12kg/亩;磷肥(P2O53-5kg/亩;钾肥(K2O4-6kg/亩。在亩产>550kg的情况下,粳稻氮肥(N)用量控制在15-17kg/亩,籼稻氮肥(N)用量控制在12-14kg/亩;磷肥(P2O54-6kg/亩;钾肥(K2O6-8kg/亩。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kg;适当基施硅肥。

2)氮肥基肥占50%,蘖肥20%,穗肥30%;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;高产水稻钾肥分基肥(70%)和穗肥(30%)两次施用。

3)有条件的地区,施用商品有机肥80-100kg,施用有机肥的田块,化肥总量减少10%-20%左右。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,基施氮肥可减少20%左右。

4)肥料品种选用含钙镁的中低浓度复合肥,或选用有机无机复合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孙义祥)